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楼主: ppy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收起左侧

无轨电车在上海:100年

[复制链接]
3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4:58 | 只看该作者
苏黎世的无轨电车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32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4:59 | 只看该作者
在东欧,城市无轨电车的数量从20世纪70年代起略有减少,但是拥有无轨电车的城市仍在不断增加。捷克的SKODA(斯柯达)公司过去几年生产了1150辆无轨电车,该公司设计制造的无轨电车大多数出口到前苏联。
捷克的的无轨电车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3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00 | 只看该作者
前苏联是世界上拥有无轨电车最多的国家,其中有24个城市的无轨电车系统是在1980年之后建立起来的。
去年莫斯科庆祝无轨电车80周年的新闻报道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3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04 | 只看该作者
前苏联各国的无轨电车:格鲁吉亚、拉托维亚、爱沙尼亚、白俄罗斯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35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05 | 只看该作者
城市无轨电车获得新生的四个主要因素是:能源、经济、环境和技术。在一些国家,尤其是石油供应紧张的国家,他们十分关注能源问题。根据专家的预测,国际石油价格将会不断上涨,这必将增加公共汽车的运营成本。
目前,世界各国对大气污染也十分关注,而无轨电车具有污染少的优点,所以在城市污染严重的墨西哥城,无轨电车倍受青睐。
墨西哥城的无轨电车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3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07 | 只看该作者
现代城市无轨电车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,整流站已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监控外,架空线网技术也有很大发展。
现代科学技术使无轨电车车身也有了较大的发展。近年来,一些城市的无轨电车采用了玻璃纤维轻型集电杆代替了金属集电杆,将集电杆脱线现象降到了最低点。
现代无轨电车上的电气设备也早已更新换代。许多无轨电车都采用维修保养简便,节约能耗的晶闸管斩波调速装置。新型无轨电车可节约电能24%以上。通过采用牵引马达使驱动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,该马达重量轻、能耗少、效率高、而且保养费用低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37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08 | 只看该作者
上海无轨电车一百年

民国三年(1914年)上海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问世。是世界上较早营运无轨电车的城市之一。
当时限于租界分割的地形,有轨电车线路都是东西向的,由于南北向界址很近,路程很短,有轨电车难以发展,而发展无轨电车线路则相对有利:会车时可以靠边避让,运行中较有轨电车灵活,改线调整时较为方便,建设投资也较少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3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10 | 只看该作者
1914年11月15日,由“英电”(英商上海电车公司)经营的中国的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正式运营,该条线路南起郑家木桥(今福建中路延安东路),北至老闸桥南堍(今福建中路北京东路),全线总长1.1公里,全程仅2站,南京路为中途站。票价每站头等2分、二(三)等1分。通车时,当时的上海《时报》的现场报导里形容通车现场为“人们感到好奇,道傍伫立而观者,殊为拥挤。”
最早的无轨电车。由于没有安装车门,常发生乘客摔落事件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11 | 只看该作者
由于当时信息比较闭塞,曾经认为上海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无轨电车的城市。现在回顾历史,上海仍是最早使用无轨电车的城市之一。
这是当时的一篇文章的记载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40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12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ppy 于 2014-11-26 06:56 编辑

在开办初期,拥有7辆无轨电车,均是由英商电车公司依据上海街道具体情况设计,并委托英国无轨电车制造公司制造的。根据英制,靠左行驶,为左舵车。电车为木制结构的长方形车厢,铝皮车身,轮胎是实芯的橡皮轮胎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4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13 | 只看该作者
由于当时洋径浜河道尚未填没,路面比较狭窄,无轨电车在郑家木桥不能掉头,故在此处建造了圆形转向盘台一座。车辆到终点后,先驶上转台,然后用人力推动转盘转向180度。此法虽较原始,但解决了实际问题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42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14 | 只看该作者
距离申城首条无轨电车线路开行还不满两个礼拜时间,大众的新奇感还未消散,11月28日,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却突然贴出一则停运通告:“无轨电车暂行停驶,为因石路地基松软,现正从事修理。一俟工竣,仍照常开驶。恐未周知,特此布闻。”
这是1914年11月30日《申报》刊载的无轨电车停运的消息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4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15 | 只看该作者
其实,“英电”在线路登记注册时,曾向工部局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资料:一辆无轨电车空车的重量为3.75吨,车厢内共设28个座位,满载时可乘70人,设计载重为1.5吨。根据这份资料,工部局认为无轨电车在福建路上行驶,不会对路面造成破坏。然而,无轨电车空车的实际重达5吨,加之电车线路贯穿闹市中心,乘者络绎不绝,车辆几乎趟趟满员,一辆运行中的无轨电车总重接近8吨! 不出数日,福建路路面就发生下陷,还压坏了埋设于地下的自来水管线。为此,上海自来水公司找到电车公司,要求赔偿。结果,两家英商企业互不买账,自来水公司便一纸诉状将电车公司送上被告席,这场官司据称还一直打到了伦敦。工部局也毫不客气地吊销了14路电车的营业执照。于是,才有了停运通告的出现。
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。工部局决定采用水泥来筑路。经过测算,福建路修成水泥马路需耗白银2万两。其中英商上海电车公司拿出了1万两。
1915年初,福建路修缮工程正式启动。经过半年光景,福建路水泥铺筑工程就基本完竣。这是上海第一条水泥马路。7月6日,无轨电车重新出现在福建路上,一场车与路的风波就此平息。
当时,公共租界的电车线路有编号,无轨电车对外不悬牌。而资料上一般认为仅一条的无轨电车线路是十三路,

这是民国七年的报道文章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4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16 | 只看该作者
民国五年(1916年)9月,该线从老闸桥经北京路延伸至天后宫桥(今河南路桥)。无轨电车前面的“网兜”,用于行车安全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45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5 15:18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ppy 于 2014-11-26 07:05 编辑


民国六年(1917年)租界地图上的无轨电车线路(淡兰线,图上为红点虚线,实红线为有轨电车线路)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沪ICP备07025636号

GMT+8, 2020-1-13 01:59 , Processed in 0.022146 second(s), 7 queries , Yac On.

Metrofans © 2006-2014

本页面由 Comsenz Discuz 驱动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