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559|回复: 2
收起左侧

[房产观澜] 冯仑:不管什么样的房地产政策,都需要给人以稳定的预期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8-14 10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 到了冯叔回答提问的时间。这次的主题是房地产。
       问:过去大半年,各地不断出现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。您怎么看待不断变化的房地产政策?
       冯叔:过去,我们的住房政策,我们的经济政策,在房地产方面经常摇摆,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经常会变化,拧麻花一样。比如说,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就比较看重房地产,作为经济增长的拉动需求的政策就特别多,去刺激经济增长。但是这么刺激以后,房地产上去了,房价高了,大家嚷嚷,然后又觉得这还得考虑住房。不光是经济增长,还有一个社会的基本保障,还需要照顾到公平,于是就开始调整。
       这不光是现在,其实房地产政策一直都是这样。你看经济适用房政策提出多少年了? 9070 政策、公租房、廉租房……这条系列,在房地产领域里面一直摇摆。经济好的时候,我们就强调公平,政策里头都是强调低收入人群要解决住的问题。经济稍微不好,就把房地产放开,让它带动增长。
       最近一段时间,有些地方对房地产又开始松了,因为经济整体上出现了严峻的挑战。有一些地方经济不太好,现在开始松了,就是这样。这样带来最大的一个问题是,我们不能够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房地产市场,同时也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稳定的保障制度。所以应该把保障跟市场分开。
       全世界解决住房问题一共有三种模式:美国的模式、新加坡的模式、德国的模式。德国的模式叫「房住不炒」。美国的模式是市场解决一切,主要靠市场。新加坡就是把两股道分开,保障的归保障,市场的归市场。我们现在也确实需要把它搞清楚,用新加坡的模式,保障的归保障,市场的归市场,或者就是德国的「房住不炒」。
       无论哪个政策,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坚持。地球上没有一种政策、一种体制是完美的,但是坚持持久的政策,是能带来社会安定的。哪怕一个坏的政策,坚持 100 年大家都形成习惯,也就这样了。一代人的预期形成了。
       比如新加坡,它的这个政策也坚持一两代人了,大家预期形成了。从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是该进组屋系统,还是进私人房地产系统。如果是普通上班的,那肯定进组屋系统,预期非常稳定,而且不改变。所以为什么新加坡人的眼神都不漂移?他没法漂移,他啥事都确定。
       为什么中国人的眼神都是漂移的、张望的、充满了渴望的、焦虑的、急躁的、愤怒的,和迷茫的?就是有太多可能性了,人一生有太多可能性,这才出现这样一种情绪。在住房上也是,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,你也不好判断,到底是买,还是租?一会儿一个政策,一会儿一个政策,如果你生下来就告诉你要么组屋,要么买私人房地产,而且买私人房地产是单行线回不来的,你的预期就会变得稳定。
       如果是新加坡人,选择冒险创业,在外边折腾了。把组屋卖了弄点钱创业。创业失败了想再回组屋系统,不行,回不来了。所以为什么新加坡人不太敢创业?他失去了既得利益就回不来了。
       美国不是这样。美国就是市场,随便折腾。创业失败了,到时候再去打工,反正还得贷款买房,无所谓。所以美国是单行线、双行线,有 one way,一条线,也可以来回,U-Turn,再回来,美国是很多选择。
       我们现在是很乱的选择,我们的选择也很多,但是每个选择都不长久。每个选择都不长,比如共有产权房,这又出个选择。长久吗?过一阵政策变了,你今天选这个又吃亏了,还不如咬牙买个便宜的商品房。
       所以我就感觉目前的「房住不炒」政策是着眼于公平的一个政策,但是要长期。一旦出台这个政策,咱就把和它相抵触的政策都收了。就用这一个政策,坚持一代人两代人,问题一定解决了。
发表于 2018-8-14 10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国每当调控起效的时候,就立即反向操作了。
发表于 2018-8-14 1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意思是阶层固化?
*滑动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全站热点上一条 /1 下一条

手机版|沪ICP备07025636号

GMT+8, 2018-12-13 08:26 , Processed in 0.009324 second(s), 13 queries , Gzip On, Yac On.

Metrofans © 2006-2014

本页面由 Comsenz Discuz 驱动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